走出一個人的武林:企業如何打造群雄共舞的未來

現代商場變化快速,一套培育人才的技術是企業永續經營的重要基石
過去的中小企業經營模式,就像老派武林,掌門人精通十八般武藝,徒弟則小心翼翼,生怕漏掉一招半式。但現代商場更需要能應對變化、快速成長,中小企業也因此迎來新的經營哲學。
突破師徒制困境,打造技術傳承新模式
二代接班如同武林中的衣缽傳承,不僅要繼承精髓,還需發展獨門絕技。緯凱工業以精密模具和塑膠射出技術聞名,創辦人總經理鄭惠元之子鄭安宏進入公司後,深感人才確實是企業最珍貴的資產,但傳統師徒制的學習效率卻遠遠不足。
傳統師徒制教學,人才產出較慢
新人需長時間追隨師傅,卻缺乏實際操作的機會,所學往往淺嘗輒止,難以形成紮實的技術基礎。更重要的是,每個師傅的行事風格、思考方式不同,學徒向三位不同的師傅請教,可能會得到三種不同的答案,甚至因為師傅太過熟悉流程,忽略傳授關鍵細節,增加學徒學習難度曲線。
為此,緯凱工業積極打造標準化的流程體系,讓學徒能透過系統化指引,逐步操作。自從有了SOP,原本需要耗時3個月培訓的「模具保養」工作,可以縮短至1個月完成。不僅減輕師傅的指導負擔和時間成本,也讓他們有更多餘裕處理技術含量更高的工作。
沒有專業的人才,再完美的機器設備也無法發揮最佳效能(圖/緯凱工業)
江湖百態:與「老虎」和「無尾熊」精彩過招
《笑傲江湖》中有句名言:「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,有恩怨就會有江湖,人就是江湖。」然而,職場中的「江湖恩怨」多半不是刀光劍影,而是因性格和思維方式的差異,導致溝通卡關、矛盾頻出。
2018年起,緯凱工業透過塑膠中心的推薦,參與了勞動力發展署的「小型企業人力提升計畫」,並根據員工進修需求,特別邀請管理顧問張忘形老師(本名張凱翔)開設溝通課程,透過「DISC馬斯頓人際取向性格測驗」,幫助員工了解彼此的性格類型,並學習與不同特質的同事有效溝通的心法。
每個人在職場上都有自己的溝通風格,有的人是決策果斷的老虎,有的人是講求和諧的無尾熊,了解彼此的風格,才能讓團隊合作更順暢
D型人格的「老虎」總是氣場強大,偏好直來直往、乾脆俐落的溝通方式。當有人在會議既談到專案的細節,又說了落落長等背景知識等訊息,高談闊論時,無法發現坐在對面的「老虎」同事已經開始不耐煩地翻白眼。
其他同事會立刻神救援:「快,直接給結果,老虎已經要爆發了!」DISC課程後,同事們學會了如何應對不同人格類型。與「老虎」相處時,大家深知必須以「快狠準」的方式先給結論,再補充細節,否則場面可能瞬間變成「虎嘯山林」,氣氛一秒緊繃。
與此不同,S型的「無尾熊」,內心戲豐富,情感需求滿滿。面對他們,硬碰硬溝通毫無效果,只有採取柔中帶剛的策略,給足耐心與情緒價值,更有可能達成共識,讓業務推展地更加順暢。
DISC課程就像是溝通心法,不僅幫助團隊化解矛盾,還大幅提升了溝通效率,也讓職場江湖中少一分火氣,多一分和諧。鄭安宏說:「當我們有意識地去了解他人特質,判斷對方的行事風格,就能換位思考,也更具同理心。」
DISC將人格分為四種類型,每種類型的行事風格與需求都不同
打造學習型組織,共創雙贏
無論在哪個領域,師徒制中師傅「藏步」的現象屢見不鮮,但在緯凱工業,這種情況卻不易發生,因為員工都深知,藏步只會加重自己的工作量,因為當自己放假時,沒人能接手,休假後就勢必補上更多進度。
這樣的理念讓員工們都意識到,分享技術不僅有助於團隊運作更加流暢,也能讓自己無憂無慮地休假。緯凱工業也為員工提供豐富多樣的培訓課程,除了塑膠射出的專業技能,還開設管理、領導力、財務等多面向課程,幫助員工拓展視野並理解其他部門的運作。
知識分享是緯凱工業打造學習型組織的關鍵,透過經驗傳承與創新交流,推動全體員工共同成長(圖/緯凱工業)
過去,中小企業的經營模式就像一個人的武林,老闆擁有獨門武功心法,所有人只需按照指示執行,鮮有討論與交流的空間,然而,隨著組織規模和外部環境變化,這樣的模式顯得越加侷限。
近年來,緯凱工業積極轉型為「學習型組織」,勉勵不同部門根據需求精進技能,再進行經驗分享,達到共同進步之效,期許企業能朝「永續」及「數位」轉型邁進,進一步將每位員工的潛能轉化為組織強大的競爭力。
對企業而言,人才是不可替代的核心資產,也是企業持續進步的重要基石(圖/緯凱工業)
More Info
為協助小型企業強化、健全人才培訓,勞動力發展署針對國內依法辦理設立登記或營業(稅籍)登記,且受僱勞工參加就業保險之人數50人以下之民間投保單位推動「小型企業人力提升計畫」,提供訓練輔導服務及訓練費用補助,詳細資訊請至「補助企業辦理員工訓練計畫網」
文章標籤